味精是“毒药”,吃多了不仅伤身还“致癌”?真相可能远超你的想象

味精是一种提鲜调味品,可以使菜肴更加美味,增强食欲。然而,近年来味精的销量逐渐下降,主要原因是对其有害性的传言广泛流传。

那么,味精究竟有没有危害呢?

关于味精的有害说法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,当时一位美籍华人发表了一篇文章,描述了自己在中餐馆食用后出现的不适症状,并怀疑是味精导致的。

尽管这篇文章并不可靠,但却引起了轩然大波,并在西方国家出现了所谓的“中餐馆综合症”的说法。由此,味精的恶名开始扩散,并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谣言,比如味精会致癌、脱发、变傻、变胖等等。

然而,随着我国科学家以及其他国家和机构的研究深入进行,对味精的危害性进行了全面的评估,结论是什么呢?

首先,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,而谷氨酸钠只有在高温环境下超过120摄氏度时才会产生致癌物质焦谷氨酸钠。然而,我们炒菜的温度通常在70至80摄氏度,煮汤的温度最高也只能达到100摄氏度,只有在油炸、煎等烹饪方法中,温度才会超过120摄氏度。

其次,焦谷氨酸钠是谷氨酸在高温条件下分解形成的化合物,研究表明它对人体是无害的,并且在人体脑脊液中存在大量的焦谷氨酸钠,补充后能促进大脑机能,增强记忆力。只是焦谷氨酸钠没有鲜味,所以失去了味精的作用。

可以说,那一篇不严谨的小作文让味精背负了多年的冤屈。因此,我们不应再轻信味精有害的误解。

接下来就来给大家介绍几个正确使用味精的注意事项。

第一,味精的最佳使用浓度为0.2%至0.5%。简单来说,即一道供五人食用的菜肴加入约一茶匙的味精。

第二,味精最适宜溶解的温度为70至90摄氏度。因此,在炒菜或者炖汤时,应在即将出锅时加入味精。而在拌凉菜时,应先用少量热水将味精溶解再拌入。如果直接放入味精,则因温度较低而不易溶解,从而无法充分发挥味精的鲜味作用。

第三,对于含谷氨酸钠较多的食品,无需再添加味精。例如家禽蛋、海鲜等食品,过多添加味精不仅会浪费,还会影响食物的天然鲜味。此外,对于加入醋或者是酸味风格的菜肴,如无糖醋排骨等,也不建议再加入味精,以免抑制酸味的风味。

最后,建议孕妇、小孩和老年人少吃或不吃味精。尽管味精本身并无害处,但其中的谷氨酸钠会与血液中的锌结合,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,过量摄入会消耗大量锌元素,导致体内锌缺乏。

总的来说,正确使用味精对健康是没有危害的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五生活 » 味精是“毒药”,吃多了不仅伤身还“致癌”?真相可能远超你的想象

赞 (0)